大民简介     |    帮助中心
|
|
|
|
|
|
 
     
  栏目导航  
    Guidance  
      律 师 团 队  
      业 务 领 域  
      法 治 新 闻  
      收 费 标 准  
      在 线 咨 询  
     
        电话咨询
      0737-2231666/777 
 
     
        邮箱咨询
      460265169@qq.com
 
     
        QICQ咨询
      460265169
 
 
   益阳著名律师 > 司法解释及司法指导文件 > 详细内容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人民检察院刑事赔偿工作办法(试行)》的通知

 
【颁布日期】1994.12.24 【实施日期】1995.01.01
【颁布单位】最高人民检察院 【时 效 性】失效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
    国家赔偿法1995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为了正确执行国家赔偿法,切实做好刑事赔偿工作,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刑事赔偿工作办法(试行)》,已经第八届检察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试行。

    一、各级检察机关要认真组织全体检察人员学习国家赔偿法,充分熟悉完善国家赔偿制度的重大意义,以积极严厉的态度对待刑事赔偿工作。在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及检察人员发生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时,要主动赔,认真赔,依法赔。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办案责任制和错案追究制,严厉执法纪律,提高执法水平,严格执法,秉公办案。

    二、抓紧抓好刑事赔偿工作任务的落实,各级人民检察院的控告申诉检察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认真承办刑事赔偿工作,保证这项工作有人管,有着落。高检院和各省级院在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内设立刑事赔偿工作办公室,配备相适应的业务骨干。

    三、各级检察机关的领导对这项工作要予以高度重视,亲自抓。上级检察院要及时了解和把握下级院执行国家赔偿法的情况,加强业务指导。各地对执行国家赔偿法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赔偿工作办法(试行)》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总结办理刑事赔偿案件的经验。有关实施国家赔偿法工作的部署、工作情况以及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应及时向高检院报告。
    

人民检察院刑事赔偿工作办法(试行)


    

(1994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八届检察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讨论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严格执法,狠抓办案,根据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人民检察院刑事赔偿工作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

    第三条   人民检察院办理刑事赔偿案件,实行专人审查,承办部门审核,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决定的制度。
    

第二章   确   认



    第四条   对依法确认有国家赔偿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情形,根据国家赔偿法第十九条的规定,检察机关负有赔偿义务的,应给予赔偿。

    第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及时作出决定,主动向受害人进行赔偿:
    (一)对已经拘留、逮捕的人作出撤销拘留、逮捕决定、不起诉决定、复查纠正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判决无罪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
    (二)对检察机关工作人员刑讯逼供或者以殴打等暴力行为或者唆使他人以殴打等暴力行为以及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死亡,已作出处理决定的;
    (三)对违法查封、扣押、冻结、追缴财产予以纠正的。

    第六条   赔偿请求人要求确认检察机关工作人员刑讯逼供、违法使用武器等造成身体伤害、死亡或者确认违法查封、扣押、冻结、追缴等造成财产损失的,被要求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予以确认。
    确认要求应当向认为有侵权行为的人民检察院提出。

    第七条   赔偿请求人对不予确认的,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
    对不予确认的申诉,上级人民检察院可以自行复查,也可以责成下级人民检察院复查。

    第八条   对不予确认的申诉,经过复查认定侵权事实存在的,应作出确认决定;对侵权事实不存在的,驳回申诉。

    第九条   人民检察院对赔偿请求人提出的确认要求,依法确认有国家赔偿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情形的,应直接向受害人赔偿。
    

第三章   受   理



    第十条   赔偿请求人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要求赔偿的,应予受理,填写《刑事赔偿申请登记表》。
    对于赔偿请求人以口头方式提出赔偿申请的,应问明有关情况并记入笔录。

    第十一条   受理赔偿申请,即应查明:
    (一)请求人是否符合国家赔偿法第六条的规定;
    (二)检察机关是否为赔偿义务机关;
    (三)是否本院负有赔偿义务;
    (四)赔偿请求是否已过时效;
    (五)请求赔偿的有关材料是否齐备。

    第十二条   经初步审查后,应分别不同情况予以处理:
    (一)对本院负有赔偿义务的申请,经部门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
    (二)对本院不负有赔偿义务的申请,应通知赔偿请求人向负有赔偿义务的人民检察院提出,或移送负有赔偿义务的人民检察院;
    (三)对不属于人民检察院赔偿的申请,应告知赔偿请求人向负有赔偿义务的机关提出;
    (四)对赔偿请求已过赔偿时效,或者不符合国家赔偿法第六条规定的,不予立案,并通知请求人。
    (五)对刑事赔偿申请材料不齐备的,可告知请求人补充有关材料后予以立案。

    第十三条   对已立案的刑事赔偿案件,应指定专人进行审查。承办人接到案件后应及时、全面地审查案件材料,必要时可以调取有关的案卷材料。

    第十四条   审查刑事赔偿案件,应查明以下事项:
    (一)损害是否检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造成;
    (二)侵权起止时间和造成损害的程度;
    (三)是否符合国家赔偿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的刑事赔偿范围;
    (四)是否属于国家赔偿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

    第十五条   对刑事赔偿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证实材料不足或不能证实有关赔偿的事实时,可以要求赔偿请求人或者有关部门补充证实材料,也可以自行调查。

    第十六条   对事实清楚,符合法定赔偿条件,应予赔偿的,承办人应提出予以赔偿以及赔偿的方式和数额的具体意见,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并报检察长批准后,制作《刑事赔偿决定书》,送达赔偿请求人。
    对不符合法定赔偿条件的,制作《不予赔偿决定书》,送达赔偿请求人。
    《刑事赔偿决定书》和《不予赔偿决定书》由检察长签署,加盖人民检察院院印。

    第十七条   人民检察院对依法应予赔偿的,应自收到刑事赔偿申请之日起二个月内作出决定,并给予赔偿。
    

第四章   复   议



    第十八条   赔偿请求人依据国家赔偿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提出复议的,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应予受理,并应自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二个月内作出复议决定。

    第十九条   复议申请可以直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出,也可以通过原承办案件的人民检察院提出。

    第二十条   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收到复议申请后,应及时调取案卷和有关的材料进行审查。对事实不清的,可以要求原承办案件的人民检察院补充调查,也可以自行调查。

    第二十一条   复议刑事赔偿申请,实行一次复议制。

    第二十二条   复议决定作出前,赔偿请求人可以撤回复议申请,但是复议申请确有理由和依据,依法应予支持的除外。

    第二十三条   对复议申请进行复议后,应作出复议决定:
    (一)原决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予以维持;
    (二)原决定在事实认定,适用法律或者赔偿方式、数额不当的,作出赔偿决定。

    第二十四条   复议决定作出后,应当制作《刑事赔偿复议决定书》。复议决定书由检察长签署,加盖人民检察院院印。

    第二十五条   复议决定书可以直接送达,也可以委托赔偿请求人所在地的人民检察院代为送达。
    

第五章   执   行



    第二十六条   负有赔偿义务的人民检察院负责赔偿决定的执行。

    第二十七条   给予受害人赔偿应根据刑事赔偿决定书执行。
    赔偿请求人提出复议的,按复议决定书执行;
    赔偿请求人不服复议决定或者对逾期不作决定,向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的,按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作出的赔偿决定书执行。

    第二十八条   负有赔偿义务的人民检察院作出的赔偿决定应当在收到赔偿申请之日起二个月内执行。
    对复议机关作出的复议决定,赔偿请求人自收到复议决定起三十日内未向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提出申请的,负有赔偿义务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执行。
    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作出赔偿决定的,收到赔偿决定书即应执行。

    第二十九条   对返还财产或恢复原状的,由控告申诉检察部门督促原案件承办部门办理;对支付赔偿金的,由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办理。

    第三十条   负有赔偿义务的人民检察院对造成受害人名誉权、人身权损害的,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检察机关工作人员具有国家赔偿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予追偿。追偿的办法另行规定。

    第三十二条   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负有共同赔偿义务的,按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办理。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一九九五年一月一日起试行。
            ***  E法网律师在线,提供数据支持  ***
 
     友情链接:益阳刑事辩护律师网     益阳市住房公积金     益阳房地产信息网     益阳公众信息网    益阳市房地产管理局    益阳人才网    
地址:湖南省益阳市益阳大道西101号金源大厦C座1105        电话:0737-2231666,2231777
E-MAIL:460265169@qq.com        版权所有:湖南大民律师事务所         湘ICP备11012238号-1
   www.yylawyer.net